她好歹是光学仪器厂长大的,小声比划:“他说的这个机器很大一堆,是个流水线生产设备……我们厂到现在都做不到。”
1984年,国内几乎所有工厂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人工多,手工配合部分机器生产。
那种从投料到出品,全线自动化的生产流程几乎等于零。
让卫东的态度是:“还不是要学,与其说耗费巨资给厂领导出国考察旅游,买堆废铁回来,我这么买其中一台交学费,可能更靠谱,就问他卖不卖,既然放在这里,就肯定是其中比较重要的。”
章兰芝还是翻译了,她有点沉浸在这个新技能中,就没深入思考买机器对不对之类的细节,在乎单词运用和外国客商的语言习惯,兴奋。
结果对方喊了个三万美元,让卫东都准备失望走人了,翻译又多练了句口语:“兑换多少人民币呢?”
人家说是按照现在牌价2.3左右,接近七万元吧。
让卫东嗯?
这一年当中他从未有过接触外币的机会,西南地区极少的外贸部门也跟普通老百姓没交集。
江州有人换粮票,换美刀的几乎看不到。
他一直想当然的以为都在六七八左右的汇率比例,其实就两三块,当然普通人根本兑换不到这个价位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