童子科分三档。只能诵读《六经》《孝经》《论语》《孟子》者为第三档,给一次直接考省试(进士)的机会,即“免文解”一次;能诵读且能以其中一经写文者为中等,免文解两次;能诵读后,所有经义都能写,或者能作诗赋者,才能为上等,直接赐进士出身。

        曹暾求的就是“上等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因诗赋不需要现写,拿出曾经做过的就成,所以经义全部通晓和能做诗赋不是一个难度。也就是说,只要神童能诵读全部经书,皇帝就能凭借喜好定等——喜欢的让做诗赋,不喜欢的公事公办让做经义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神童能做出经义,那就是真的神童,一个进士身份皇帝也是舍得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曹暾卖弄学问,可不是想走捷径。因为捷径对他来说才是难事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在诗词上实在是没天分,琢磨赋的结构也很难受。比起诗词歌赋,他更喜欢写言之有物的散文——只要抒发思想即可,不用讲究文采。

        经义对曹暾而言就是给材料的议论散文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曹暾为了不让皇帝让他写诗赋,现在就要展现出自己对经义的理解。

        宋朝的皇帝罕有学问不好的。赵祯也是博闻强识之人。当曹暾说他能背《六经》《孝经》《论语》《孟子》时,赵祯不看书,随意拎了几句经书考校。

        曹暾没有半点磕绊,便能顺着赵祯的考校往下背诵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