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开办公室后,莫惟明很快回到岗位上。他能听见耳边的窃窃私语。与领导的对话很快被传开了,他知道有人会佩服他,有人会嘲笑他傻,更多人会议论“这还是那个心直口快的莫医生吗”。但他充耳不闻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的目的只有一个,就是让重症患者出现在中心医院的病床上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些以人格担保的誓言,他根本不在乎。他只知道这样做能让大多数人闭嘴。

        事实上,这位他救治的病人死得越早,越能推动他的计划。当然他是绝对不会采取不正当手段这么做的。如果被发现,他真的会坐牢,到时候就会应验主任所说为“更多病人造成损失”。何况非病理原因导致的死亡,可能会对尸检结果造成影响。他必须是病死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位中年人的身体素质出奇得好。也不知道是否和他的求生意志有关。莫惟明一直在等待,无比耐心,并不介意开销。反正也不需要对他用什么稀有昂贵的药物。他更不会使用私人的药品,那会影响尸检结果。而且万一他死于药物中毒,自己真就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,他不会傻到承担这些风险。

        即使是这种最低程度的金额,也会轻而易举拖垮城中南部的任意一个家庭。用于缓解症状和补充营养的药水,都治标不治本。即便如此,每天的剂量也不能轻易缩减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莫惟明不得不这么做,于公于私都是。他的确利用了这个贫困的家庭——在一个妖怪的帮助下。他从不惮于承认,自己存在道德上的瑕疵。但这么做,是为了能够发现治愈更多人的办法。他不会标榜自己的伟大光明正义,他只渴求答案本身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这个答案,于公于私都是他开启真相之门的钥匙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到了第十天,莫惟明已经开始怀疑,当初他是否和施无弃有些急躁了?许多已无药可救的患者,身上都出现了大面积的黑色斑点。而“黑子热”这个名字,也正式地通过报刊传播起来。这并不意味着公安厅公布了什么重要信息,相反,是一些对莫惟明来说堪称常识的事——公安厅联合卫生署呼吁大家:勤洗手、喝熟水、灭四害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也并非什么都没有做。这一个月来,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,患病率的确得到了控制。最主要的就是以市卫生署为主导,进行的消杀活动。效果是明显的。通过对贫民区堆积的尸体的清理,以及深处每处缝隙的毒杀行动,传染得到有效的遏制。

        也并不是没有副作用……即便公安厅百般呼吁,仍会有人——主要是孩童和老人,误食带有剧毒的饵料。还有在通过喷洒消毒水、毒气的情况下,仍不注意防护或过度通风,导致身体产生严重不适的情况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定有病弱的人因此而死。但是,莫惟明没见报纸上将这个数字堂而皇之地公布。也无妨,毕竟无人在意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